【党员学习教育】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27日,“助力精准脱贫、建设美丽乡村”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公益普法乡村行”启动仪式暨2018年陈家坡村送“文化科技卫生”活动在秭归县泄滩乡陈家坡村文化广场举行。200余村民享受到一场丰富的法律、文化、科技扶贫大餐。当日仪式上,宜昌市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正式挂牌成立。


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捐款10万元建立乡村法制图书室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记者晓雨)27日,“助力精准脱贫、建设美丽乡村”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公益普法乡村行”启动仪式暨2018年陈家坡村送“文化科技卫生”活动在秭归县泄滩乡陈家坡村文化广场举行。200余村民享受到一场丰富的法律、文化、科技扶贫大餐。当日仪式上,宜昌市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正式挂牌成立。
  该活动由宜昌市司法局、宜昌市慈善总会、宜昌市医保局、宜昌市三医院主办,由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秭归县泄滩乡人民政府、秭归县职教中心、陈家坡村委会承办。
  在党员律师公益普法乡村行启动仪式上,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韩庆阔代表普济所为陈家坡村捐款10万,用于建设村法制文化图书室。随后,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在陈家坡村挂牌成立“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乡村普法站”。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当天,在陈家坡村文化广场,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16名律师现场为陈家坡村200余村民举办了法律咨询活动。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改革发展40年暨改制20周年。1979年,宜昌地区法律顾问处成立,1993年,宜昌地区法律顾问处更名为宜昌市涉外经济律师事务所,1998年,经湖北省司法厅批准,改制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目前,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已成为拥有12名合伙人和近60名专业人员的实力大所,是宜昌市实力雄厚、管理规范、品牌响亮极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
  对于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决定不办庆典,而是以捐资扶贫、普法下乡的方式回报社会。
  宜昌市司法局普法办专职副主任、驻陈家坡村第一书记易金光表示: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建立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这在宜昌是首创,此举有利于发挥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的带头作用,对基层法制建设、村民自治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普济所捐款10万建乡村法制图书室,对于建设乡村法治文化阵地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秭归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王华说:普济所派党员律师定期到乡村普法,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律师在实践中的介入有利于依法依规化解矛盾和纠纷,会受到村民们的欢迎。
  当日,宜昌市三医院医护人员、秭归果然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村民们提供了健康、科技服务,秭归县职教中心、陈家坡村驻村工作队为村民们送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怎么办?
律师电话上墙定期进村普法

 

宜昌建立首个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

  为何将普法站点设置在乡村?普法站如何为村民们服务?将来如何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韩庆阔。
  记者:为何想到在乡村设立普法站点?
  韩庆阔:律师不仅是法律人,还应是政治人;不仅要会办理案件,还要有社会担当;不仅是法律的实施者和践行者,还应是法律的宣传者。
  普济所一向注重普法宣传。近几年走进政府、校园、党政机关、乡村、社区,举行各项法制宣传讲座百余次。
  但是我们也感到,城市和乡村法律服务存在不平衡的状况。法律专家和学者大都集中在城市,乡村法律人才匮乏,要振兴乡村建设,让社会长治久安,对乡村的普法工作刻不容缓。扶贫要扶智,普法也是扶智。
  普济所改革发展40年改制20年之际,我们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在宜昌市司法局领导指导下,决定以法制扶贫的方式来回报社会。普济所一方面为陈家坡村捐资10万建法制图书馆,另一方面在陈家坡村设立普济所党员律师乡村普法站,为村民们提供法律服务。
  记者:普法站将如何开展工作呢?
  韩庆阔:秭归县泄滩乡陈家坡村是“党员律师乡村普法站”的第一站,我们将安排4名律师(2名党员律师和2名预备党员律师)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由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党员律师的照片、电话、微信都在村里挂牌上墙。同时,将村里的党员干部建立微信群,
  记者:普济所一向重视党建工作,党员律师在此次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韩庆阔:为了让所里更多律师参与该项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热心公益的律师,可作为工作站的成员,但第一责任人必须是党员律师,该活动以党员律师为中心,带动其他律师积极参与。这也是我们所通过党建促所建的重要举措。(记者晓雨)

父亲欲脱离父子关系免债主骚扰

律师指点:要求子债父还不合法

  昨日,普济所律师在陈家坡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举行了公益普法站点首场法律咨询活动,陈家坡村不少村民赶来进行法律咨询。
  小姜是秭归茅坪人,听说有法律咨询活动,特地赶过来。他在外打工被欠薪8000元,向律师咨询如何讨回。袁青青律师询问得知双方既没有签合同,小姜也无欠薪证据。建议小姜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收集务工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陈家坡村村民老王的儿子欠人钱款五年未归家。债主几番上门要老王还钱,并要拉走他家木料和生猪。老王不堪其扰。他向律师咨询,能不能脱离父子关系以摆脱债主骚扰。鄢春廷、杨乐毅律师告诉老王:老王没有义务帮儿子还债,子债父还没有法律依据;债权人上门骚扰是违法的,可以报警寻求帮助。听了律师的指点,老王说:这下我放心了。
  现场,陈荣富律师、毛良燕律师、王少坤律师、曾涛律师回答了村民关于婚姻、老人赡养、宅基地、林地、邻里纠纷等问题的咨询。(记者晓雨)

乡村需要专业律师普法力量

  乡村法制建设状况如何?村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昨日,在活动现场,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秭归县司法局局长梅刚说:我们在乡村法制建设方面,正在实施法制大宣传、矛盾大化解、法律大体检、法援全覆盖“三大一会”行动。普济所在乡村设立党员律师乡村公益普法站,他们的专业水平可令老百姓信服度更高;同时,党员律师深入基层可了解群众疾苦,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
  泄滩乡党委书记刘磊对乡村法制建设深有感触。他说,虽然现在农村县乡一级都设有法律顾问,但人数有限,力量还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的需求。一方面,农村赡养老人纠纷、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十分普遍。农民们知道有法律,但不知道怎么运用法律来维权。普济所设立乡村公益普法站,可以说及时满足了村民对法律的需求。另一方面,从乡村社会稳定来说,有一部分山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遇到问题采取野蛮上访的方式来解决,虽然基层干部和农民们的切身利益是一致的,但野蛮上访往往造成双方的对立。普济所的律师们作为专业法律工作者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防范重大风险。
  刘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的20字要求,其中包括“治理有效”。湖北普济律师事务所设立党员律师乡村普法站,将基层民主建设与法律动用想结合,将是“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记者晓雨)

关键词: